第322章 帝国的铁路网 5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列车穿过被防风固沙植物包围鄂尔多斯沙漠铁路,跨过河套平原上的黄河大铁桥,进入帝国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包头,包西铁路的终点站。

    出于控制和开发蒙古高原的需要,华夏帝国政府先后修建了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包西铁路,包环铁路、包满铁路、包神铁路、甘泉铁路以及经满都拉口岸到帝国东戈壁省赛音山达的铁路。大漠地区有风吹草动,帝国的武装力量就可以朝发夕至。

    华夏帝国政府在平定西南各土司之后,开始强制性的将居住的深山老林里面的土著部落以及战俘和囚犯迁出他们的居住区,坐上闷罐火车,前往蒙古高原上的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赛音山达、库伦城等地,与当地的游牧人进行杂居,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说了也奇怪,只要离开原先的深山老林,那些桀骜不驯的家伙都变得老老实实。

    这次被称为北进的移民潮,前后持续50年之久,累计从伊洛瓦底江流域、红河流域以及恒河流域,迁出移民1600万,其中以缅族、越族居多。究其原因,还是皇帝陛下对他们原始基因的认同。

    华夏帝国交趾省的越族。百越族和华族融合的后代,就像他们自称的越族是”龙子仙孙“。华夏帝国的历史学家认为,越族他的远祖曾经住在洞庭湖和湘江边的。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派大军越过岭南,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开始,交趾省始终处于帝国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

    在秦始皇之后,南越武帝赵佗把交趾省中北部化为南越国的一部份。

    汉武帝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交趾省的中北部一直直属于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直到北宋时期,交趾省才成为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央帝国直接统辖的领土,这种情况一直维系到明成祖永乐年间。

    大明朝200多年,能称为大帝的只有三人。第一位是开国大帝朱元璋,朱洪武虽然是杀伐不断,但毕竟是帝国的开拓者。最后一位崇祯帝虽然亡了国,但是他的勤政爱国却是可歌可泣!要说做大事,还要看成祖朱棣。虽然说明成祖朱棣的人品不怎么样,但做皇帝的业绩却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文字还是武功。《永乐大典》的编纂与明成祖后来所做的北征瓦剌、六下西洋及削藩设阁等事迹,不单使中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名扬天下,也让明成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这位有血性的帝王,连同他那个时代,足可青史留名,后世自豪。

    朱棣当皇帝那会儿,已经半独立状态交趾省国相黎季犛,以伏兵卑鄙地杀害前国主陈天平及明军数千人!负责安南事务的明朝大理寺卿薛品自刎恨恨而死。

    朱棣本来就是个硬茬子,别人不找他的事,他还要找别人的事呢。交趾省叛军的赤裸裸的挑衅,让胆气过人的朱棣勃然大怒,亲奉太庙,决定立即出兵灭叛军。

    中国远征军正式出师,兵分两路,打了鸡血一样,斩关而进,勇往直前,这群虎狼之师在芹站附近大败安南之伏兵,进占新福。远征军在攻入河内时,叛军驱大象出阵,誓死拒战,激烈的巷战中,明军几呈不支。

    帝国远征军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远征军追至伞圆山,尽焚缘江木栅,俘斩无算。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黎氏父子被俘虏被凌迟处死!明成祖鉴于交趾省与中国血缘关系及当政者过于奸猾寡恩,遂决定纳安南为明朝行政区(行省),复设三司、郡县,并一易其父朱元璋册令,废除安南藩国名号。

    朱棣去世之后,交趾又重新被纳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交趾省的两大派系你争我夺,北方郑氏军事集团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南方军阀阮氏以顺化为中心,,派军把守广南,控制南方。郑阮对峙之局已形成。

    1625年,郑梉派遣郑桥率兵攻陷莫朝首府高平,莫代宗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被俘之后死于清化。莫光祖莫敬宽则与次子莫敬完发誓报仇,轻装简服遁入明朝寻求借兵。华夏帝国三年,周垣下令组建高平独立旅,从广西进入高平,一举击溃后黎朝的郑梉。莫敬宽被任命为华夏帝国高平省总督。

    与此同时,郑梉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元帅统国政清都王,再三假借黎帝名义催促交趾省南部军阀,阮福源缴纳贡赋,包括大象和海豚,并要阮福源遣子入侍朝廷,充当人质,但是阮福源也是一方枭雄,对郑梉的要求不予理会,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打发北使。

    为了防止郑梉派军队南侵,阮福源决定发动军民在在灵河之南,从大海至丛山,修筑一条绵延了11公里的高大的城墙要塞。阮福源还是不放心,派人前往向华夏皇帝周垣求援,将购置的大炮架在城墙上,每一丈设置火炮一门,每三至五丈更有一门重炮,而且"弹药山积",以防御郑梉的进攻。

    郑梉率领御林军水路并进,试图迂回包抄城墙。

    阮福源的海军在华夏帝国西太平洋舰队的支持下,击败了郑梉所率的御林军。

    最后,在周垣的调停之下,双方划定䅷江为界,郑阮各管一方之局。交趾省划分为三个行政区,高平州,北交趾州州和南交趾州。册封黎氏君主为"名誉安南国王。"

    华夏帝国政府在交趾省全面推行华语教育,交趾省从此成为华夏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缅人最直接、最原始的祖先也同样来自内地,他们是西汉至隋唐时期,生活在华夏帝国川藏甘交界地带及其以南地区的白狼羌。而白狼羌则是战国前后南下分布在今川两一带、牦牛羌部落的一支。

    东汉初年起,白狼羌的割据政权在华夏帝国大地上建立,并臣服与中原王朝。隋唐时,白狼羌为吐蕃所灭后,白狼人或内迁中原融入汉族,或臣服吐蕃,或南逃滇中在洱海一带生活。

    8世纪初,白狼羌沿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太平江、瑞丽江河谷通道南下,在伊洛瓦底江边建立起了蒲甘城.并由此向缅甸其它地区扩张,在吸收了骠、孟文化成为农耕民族后,发展成为先缅人。

    若干年之后,华夏帝国的生物学和人类学家,发现了华夏人的基因图谱,证明缅族曾经是华夏民族南迁的一支。

    随着义务教育的大范围推行和强制性的华语教育,以及帝国经济的发展和由此悄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让民族融合的速度异乎寻常的快。等到第二代移民成长起来之后,已经看不出缅族、越族等民族的原有印记。

    喜欢晚明风云请大家收藏:()晚明风云更新速度最快。

    以沙拐枣为例。在毛乌素沙漠的流动沙丘上,生产建设兵团栽种了几千亩人工播种形成的沙拐枣林地,成为世界上大面积固沙造林的样板。这种先锋植物具有很强的生长势,生根、发芽、生长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当年即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风沙条件下,有"水涨船高"的本领,生长的速度远超过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顶上傲然屹立,绿枝飘扬。它的根系很发达,主根可深至3米以下,水平根系分布在浅地表,可伸长至二三十米,也就是一株沙拐枣常领有几十、几百平方米的面积,保证了植株的水分供应,在有水分的条件时,水平根上也能萌发出新枝来。

    生产兵团之所以种植沙拐枣,还因为它具有很好的适口性,是骆驼一年四季喜欢的食物,而农庄里的绵羊,山羊和羊驼,则喜欢在夏秋食嫩枝叶及果实。

    华夏帝国农业大学在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设立了小流域治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瑞士等国以及帝国的东部海岛省,纷纷到南京学习小流域治理经验。波斯王国,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尔王朝以及华夏帝国的新西兰省、苏门答腊省,均成立了专门的小流域治理机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列车在一片绿色盎然中,前行至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的榆林。

    陕西生产建设兵团开进榆林之后,废除广种薄收的生产模式,将产量低的耕地全部改为草场、林地或者沙漠植物种植园。在风蚀土地和荒漠沙丘上,定植旱生、沙生、盐生植物,包括豆科、葵科、寥科、柽柳科和杨柳科250多种。

    榆林地区北部6县境内345万亩军垦田,有一半以上被改为草场或者灌木林。在榆林北部,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走入集体农庄,可以看到蒙古沙冬青排成的行道绿篱,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柽柳、老鼠瓜、沙拐枣、甘草等先锋固沙植物,在荒漠带、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的流动沙丘上、或者半流动沙丘、石质地、砾质戈壁、山前沙砾质洪积扇坡地上,茁壮成长。

    华夏文明的起源地黄土高原,之所以由富饶变得贫瘠,皆归功于秦汉以来的滥伐滥垦。秦汉时期,中央政府组织边防军有组织的大垦荒,将晋北陕北的森林几乎破坏殆尽。隋唐时期以及西夏王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遭到一次浩劫。至明朝一代,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没有了草原和森林的黄土高原,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

    列车经过无定河大桥。透过列车的车窗,人们可以看到昔日黄沙滚滚的无定河,如今一河清水缓缓流淌。无定河的两岸许多支流的淤地坝,对黄河的一级支流无定河变清功不可没。

    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流域特点,使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坡面上修水平梯田,造林、种草、沟道内建大小淤地坝,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充分有效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做到水不出沟泥不下山。

    从崇祯末年开始,这里就是流寇和边军造反的重灾区。华夏帝国政府将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县、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子洲县、清涧县等2区10县的百姓以及边军家属,除了留下20万人组建集体农庄之外,其余人全部迁往西伯利亚、北美大平原等地广人稀的地区。

    尽管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和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但是华夏帝国政府还是一如既往的严禁开采,准备把这里变为亦农亦牧地区。

    "皆渭沟洫可以容水,可以留淤,淤经渫取可以粪田,利农兼以利水,予深赞斯说。"

    "治水之法,有以水库节水者,各国水事用之甚多。然用于黄河,则未见其当,以其挟沙太多,水库之容量减缩太速也。然若分散之为沟洫,则不啻亿千小水库,有其用而无其弊。且有粪田之利,何乐而不为也。"

    即使到了夏季的降雨高峰期,地面的径流也是一片清水,泥沙俱下的现象,不复存在。

    原先黄土高原产沙区域,因为大量向外移民和迁居城镇或集体农庄,大片的坡耕地、梯田被撂荒或弃种,或者被种上优质牧草、灌木。植被的自然恢复或者人工恢复,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生态。

    淤地坝拦淤后,形成平坦、土壤湿润肥沃、抗旱能力强、作物产量高的人造平原。

    汾河流域、渭河流域、无定河流域的很多沟道已形成独立的坝系,自成小气候和生态,有常流水沟道坝系组合为生产的坝地、蓄水灌溉的水库、滞洪的坝库工程。

    华夏帝国的首相翁济世视察黄土高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黄河之沙多出自三门以上及山西中条山一代涧中,帝国的官员,以及生产建设兵团战士,于涧口筑坝堰,水发,沙滞涧中,渐为平壤,可种秋麦。"

    自从帝国三年,帝国黄委会批准在在西安市荆峪沟流域修建淤地坝开始,到帝国33年,整个黄土高原完成了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的坝系,建设淤地坝131万余座,淤成坝地550多万亩,涵盖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水土流失的重灾区。

    单是华夏帝国陕西省生产建设兵团,在黄土高原修建淤地坝,就多达6万多座。这些淤地坝,用于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黄河泥沙。控制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二成以上。

    列车沿着包西铁路北上,经过渭南、延安,榆林和包头的20多个县区。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沿途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昔日沟壑纵横,黄沙滚滚,遮天蔽日、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在华夏帝国政府的治理之下,如今已经被大片的草场,油松、刺槐和各种果树、经济林盖得严严实实。

    蓝天碧水、风吹草低。

阅读晚明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