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千头万绪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尚云祥年纪比张占魁还大,也是投名师、访高友,久走江湖的人,见惯了“蜂麻燕雀”的偷盗之术,当然同样知道这贼人偷盗“温凉玉”的伎俩。他见韩金镛年纪轻轻、器宇不凡,却不知韩金镛究竟是徒有其表,还是人如其才,于是,有意藏拙。

    尚云祥说道:“师父、师叔,别看我年纪比韩金镛师弟痴长了几岁,可这几年一直痴心武学,还真不知道这江湖中的门道。我闻听人言,说韩金镛年幼之时尽得外公的真传,他的外公是咱天津西郊有名的保镖达官爷王义顺,想必韩师弟耳濡目染,听了不少江湖中的奇闻异事,想必韩金镛师弟心里有个成熟的想法。”

    “就你精!”李存义听了尚云祥的回答,回头望了他一眼,随即,自己也把目光投向了韩金镛,“孩子,既然这问题到你身上了,你说,这‘温凉玉’是怎么丢的啊?”

    “尚师兄这是客气!我刚刚二十岁的年华,论年纪、论岁数、论阅历、论经验,自不敢比尚师兄,当然更不敢比师父和师伯您了!”韩金镛不卑不亢,他向前迈了两步,并排站在张占魁的身边,说道,“不过,既然师伯、师父和尚师兄都这么问了,我甭管对错,就算是胡乱蒙,也得蒙出个答案。要不然,丢我的面子是小,把我外公王义顺的面子,也都丢了。依我看,那贼人用的是‘偷梁换柱’的偷盗手法!”

    “嗬!”李存义听了韩金镛的回答,脸上带出了些许兴奋的笑容,他把这笑容投向张占魁、投向韩金镛,又回头睙了尚云祥一眼,说道,“行啊,小子,随便一猜就让你猜中了,你却说说看,这偷梁换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偷盗手法?”

    “咱不是贼,没练过偷盗的技术,这偷盗手法,又怎能描述的太细!”韩金镛摇摇头,说道,“但我听我外公说过、看书看到过,这‘偷梁换柱’的手法,确实是贼行里最高明的手段之一。用这法子的贼人,不仅要胆大、功夫好,还要心细、技术佳!我外公十年前曾经多多少少提及过,在当时的江湖里,能用‘偷梁换柱’这一招的贼人,不超过十个。而且,十之**是义贼,干的都是劫富济贫的事情。师父、师伯、师哥,咱这替衙门办案,确实是师出有名,但如果查访出,办这一案的的是义贼,现如今他已经把这‘温凉玉’换成银子周济穷人了,那咱又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让穷人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把存在米缸里的粮倒出来,赎回‘温凉玉’吧?真若如此,咱算什么英雄好汉?真若如此,咱不得被江湖上的朋友戳脊梁骨?真若如此,咱还不得被唾沫淹死!”

    案情本以千头万绪,韩金镛这一番话,却又竟然说得李存义、张占魁和尚云祥三人捏呆呆发愣。

    毕竟,刚刚韩金镛言及的这一层意思,他们仨确实还没想到过!

    张占魁久走江湖,阅历颇丰,怎能不知道贼人的伎俩。但此刻便说出,也显不出自己的能耐。他听闻李存义之言,先是含笑相对,然后把目光瞧向了自己身后的韩金镛和李存义身后的尚云祥。

    “也别我猜了,干脆把这问题交给尚云祥和韩金镛俩人回答,你看怎么样?”张占魁用了个“顺水推舟”的话术,把问题推到了两个徒弟身上。

    尚云祥虽然年纪比张占魁还大一岁,但身份辈分却比张占魁低了一格。总算听到“温凉玉”了,侍立在李存义身后的他,不自觉的直了直腰板,再往韩金镛处望去,韩金镛竟然也是一样的动作。

    “这‘温凉玉’是块两尺长、一尺宽的玉石,说它珍贵,是因为产自铁矿,所以吸收了日精月华和铁矿的元素,自带了温润感,有温度变化。夏天石,这‘温凉玉’通体冰凉,到了冬季里,却温暖发热。得此宝玉,张大人自知是宝,存在自家。”李存义说道,“但眼见得汉阳铁厂难以为继,确实需要朝廷的支持了,怹老人家这才拿出了这压箱底的宝贝,想要作为贡品送给皇帝和太后!”

    “嗯嗯嗯!既是如此,‘温凉玉’身上便担有重责,进京途中肯定有重兵把守,又怎能丢了呢?”张占魁问道。

    “大概是在黄河附近!”李存义说道,“具体的情况,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因为我不在这护送‘温凉玉’的队伍中!话说为了确保这贡品的安全,张大人命自己的贴身卫队,组成了一支百十人的押运队伍。这支队伍在湖广境内,并没有遇到贼匪,毕竟这几年湖广已经被张大人治理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出了湖广,就遇到了凶险。据这押运队伍的兵长说,自从进了山西境内,就开始遇到江湖人改扮的路人。进入山东、再到直隶,这样的人越聚越多。这兵长和我相交莫逆,多多少少知道些江湖的凶险,他在盛放‘温凉玉’的小锦盒外,又套了个大锦盒,然后自己始终半步不离。白天,把这个大锦盒放在马车上,当板凳坐着。晚上,把这大锦盒放在床上,当枕头枕着。为了乱敌耳目,他还额外购置了五辆一模一样的押运马车,每个马车上安排兵丁,每辆马车上摆放一样的大锦盒。可即便如此,这‘温凉玉’还是丢了!”

    “看管的这么严,还是被贼人偷去了?那这边棘手的很了。想来,这贼人一定是有极端的手段!”张占魁言道。

    “确实如此,你姑且来猜一猜,这贼人究竟是用何手段,从这兵长的手中偷走‘温凉玉’的?”李存义突然话锋一转,考较起张占魁。

    当然,与“和氏璧”相比,“温凉玉”显得逊色的多。

    第二天清晨,韩金镛辞别了母亲,来到了张占魁的家门口时,刚好碰上了前来拜访的李存义。李存义身后,站着个面向忠厚的壮汉。韩金镛不问可知,这人应该就是李存义的徒弟尚云祥。

    “时间紧迫,咱说说‘温凉玉’这一案吧!”

    “话是如此啊!可奈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奈何那些护送宝贝的衙役兵卒,原本也挡不住高来高去的江湖人物!”李存义反问张占魁,“兄弟,别人不提,单说你,如果你想是去劫牢反狱、或是去官府内宅打探消息,那衙门口的那些兵丁,你放在眼里么?”

    “嗯嗯嗯,是这个道理!”张占魁点点头,说道,“这‘温凉玉’是在何处丢失的啊?”

    “是是是!我虽未曾亲至,但听人言及过!”张占魁听李存义的话,点点头,“人言汉阳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有一条长廊,长约十里,遍布各类新厂,蔚为壮观!”

    “是啊!要说张大人在湖广推行的新政,可没少给当地百姓谋福利。可治世之能臣,也往往毁誉参半!”李存义说,“问题就杵在汉阳铁厂上。因为计划不周,铁厂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张大人几次三番上书,却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眼见得铁厂难以为继,也是时来运转,矿工在大治铁矿挖矿砂的时候,偶得一奇珍异宝,也就是这次引起事端的‘温凉玉’!”

    这其中,最有名的一块玉,产自春秋战国时期。是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了美丽的玉璧,将其献给了厉王。厉王命雕琢工匠鉴别,雕琢工匠认为卞和撒谎,便砍去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武王。武王请人观之,同样得出了此玉璧是石头的荒唐结论。于是乎,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脚。一代君王一朝臣,不识货的武王驾崩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他的玉璧哭,哭干了泪水,哭出了血泪。文王问他原因,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宝玉被视作顽石,忠贞被视为说谎而伤心。

    文王听卞和此言大惊,请雕琢玉器的人剖开玉璧,果然得到了天下无双的宝玉。为了感谢卞和,这块玉就是“和氏璧”。这“和氏璧”,曾经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引起轩然大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能成为两江总督督标把总,全要托一个人的福。这人名叫张之洞,曾任两广总督,现在是湖广总督任上。”李存义说道,“此人生性豁达有才,仕途初期曾为朝廷中的‘清流派’,是个德行高洁、勇于言事,有名望的士大夫。如今,则是‘洋务派’中之翘楚,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嗯嗯嗯,我听说过他,他也算是咱汉族官吏中的旗帜了!”张占魁点点头,说道,“实际上,大清这几年风雨飘摇,八旗子弟难以为继,靠的也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几位大臣苦苦支撑!”

    “没错,张大人可以算是鞠躬尽瘁了。任两广总督的时候,他力主抗法,没少给法兰西那帮洋鬼子苦头吃!这些年任在湖广总督,则力主新政、推行实业、发展教育,在湖南、湖北做了不少文章!”李存义说道,“最有名的是湖北织布局、湖北工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等等!”

    寒暄已毕,茶罢搁盏,李存义开门见山。

    “好!说实话,我大抵听说过‘温凉玉’这一案,但这‘温凉玉’又惊奇在哪里?缘何吸引了这么大的关注,连李中堂都立下巨资悬赏?”张占魁问道。

    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却把玉推向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位置。

    所谓“玉者,国之重器”是也。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把玉玺视为自己权力的象征。

阅读金镛慕侠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