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澳大利亚 下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在华夏帝国澳大利亚铁矿的矿山、大自流盆地上的集体牧场上,得到表彰最多的是英国、法兰西等国的移民,其次就是非洲黑人,倮罗等部落移民属于最不堪的一种。

    华夏帝国包括澳大利亚总督区的经济建设大潮,为世界各国的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样,世界各国的移民也为大工业时期的华夏帝国提供了一支非熟练的劳工大军。

    特别是欧洲移民,他们首先成为帝国澳大利亚总督区铁路和公路交通线、港口的主要建设者。中亚一带的移民,大多成为一名光荣的铁矿或者铝土矿的矿工。西亚的移民,发挥他们世代相传的驭马本领,垄断了客栈、出租行的马夫、更多的人到澳大利亚总督去昆士兰州的集体牧场,做一个快乐的牧民,而帝国南亚一带的移民,在集体农场,锯木厂,屠宰场,鱼塘,海水鱼加工厂,有了用武之地。

    来自东欧的移民,在集体农庄和集体牧场上大显身手,他们很快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大型拖拉机,还把他们在欧洲的各种技艺,带给集体农庄,成为集体农庄优秀员工。

    帝国澳大利亚总督区新南威尔士州,有肉牛,羊毛,小麦,干草,苜蓿,燕麦,大米,玉米,水果,蔬菜,牡蛎养殖和伐木业等集体农业,不过最著名的却是葡萄酒产区,虽然它的产量,仅是南澳州的三分之一。

    在最知名且最受赞誉的葡萄酒产区猎人谷,有两万多东欧移民为帝国政府工作。

    欧洲移民从葡萄种植到管理,然后到采摘、酿酒,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很细致。该产区最著名的葡萄酒、干型的猎人谷赛美蓉,便是欧洲移民开发出来的。在猎人谷,无论是国有大酒庄,还是集体农庄的小酒园,到处都可以看到欧洲移民的身影。

    来自法国葡萄园种植区的农民,把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中央山脉区域的考兰、奥兰治和满吉,改造成华夏帝国最重要的葡萄产区,其中最著名的葡萄品种有霞多丽、西拉、赤霞珠和维欧尼等。

    而帝国新南威尔士州的西南部大河地区,有众多的黑人移民为集体葡萄园工作,每年酿制葡萄酒达数亿升,并以桶装形式出口到帝国门。

    但是,无论是在集体农庄,集体牧场,还是在林区以及矿山,所有的管理层,都控制在华夏本土人士手里。

    城市治安,城市管理,消防部门,无一例外的被华夏军队转业军人所垄断,这中间包括白人雇佣兵,黑人雇佣兵。依靠战争中取得的荣誉,他们在地方上也获得了相应的品级。“

    十年之后,欧洲,非洲以及西亚移民以及他们的子女,在包括农业,牧业等所有领域,实现了与华夏本土公民同等的权利,包括教育、福利卫生医疗,以及职业上的平等。不单单是在帝国本土,还包括澳大利亚总督区,新西兰总督区,华夏帝国所属的阿根廷省等。

    在移民当中,从事公务员工作以及金领和蓝领工作的人,专业技术工人,在获得绿卡之后,幸福的指数和对华夏帝国的忠诚度,几乎翻了一倍。那些原先大字不识一个的欧洲移民,脱盲率已经达到了80%,汉语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而他们的子女,基本上不会或者不愿意再讲他们的本国语言。白皮黄心或者黑皮黄心,成了移民子女的共性。

    即使是在英国本土,那些在华夏帝国务工的家庭,也特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好汉语,要想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会讲汉语是万万不能。

    一些有经营头脑的英国地主或者贵族,开始开办华语学校。因为华语热,很多英国人积累了万贯家财。而那些学好华语的英国人或者爱尔兰人,纷纷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务工。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早期移民到华夏帝国的欧洲人或者非洲人,基本上还都属于弱势群体,然而,经过他们坚韧顽强的抗争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不仅逐渐改善了就业状况,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获得了合法的留居权,成为华夏帝国的公民,并逐渐演变成华夏帝国政府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在陌生的土地上求得经济状况的改善之后,几乎所有的移民或者他们的子女,受华夏帝国文化的影响,开始展现出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才能,并开始审视度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和手段,来谋求自身的权益。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早期的欧洲或者非洲移民,开始拥有和本土居民一样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这已经足以使他们介入华夏帝国的政治而没有任何语言障碍。

    与华夏帝国境内那些土著和土司阶层相比,移民阶层对帝国的忠实程度,要大的多。

    在华夏帝国澳大利亚总督区,以南亚猴子、倮罗等为代表的卡托加犯人,在释放之后,因为懒惰的本性,不愿意服从管理,不得不流落在达尔文、堪培拉市、悉尼,等城市的贫民窟度日,贫穷和巨大的心理失落感使他们中的很多人染上了酗酒、吸食du品的恶习,或是结成地下黑帮进行有组织的抢劫、绑架等活动,从而更加深化了华夏帝国的主流社会移民阶层对卡托加刑满释放犯和南洋猴子以及倮罗的敌对情绪。

    在帝国的主流社会以及世界各地的移民阶层看了,卡托加刑满释放犯,南洋猴子,倮罗和“黑帮”“黑恶势力”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面对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的卡托加刑满释放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阶层,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华夏帝国阵营。

    现在,南洋猴子、倮罗等部族张中的开明人士,开始考虑清理部族内部的这些害群之马,以适应新的形势,从而维护部族的利益。

    喜欢晚明风云请大家收藏:()晚明风云更新速度最快。

    在帝国的大中小城市,倮罗等原始部族流浪者,性情越发粗暴,酗酒、斗殴、犯罪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以致倮罗等部落移民聚居之处令其他人望而生畏,并远远移居他处。

    华夏帝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法律,对城市及乡村流浪者、流氓无产者,全部迁往澳大利亚、新几内亚,苏门答腊岛,让他们与那些野蛮的南洋猴子或者澳大利亚土著为伍,或者干脆交给卡托加管理局,希望他们能够在皮鞭的管教之下,能够按照规则活着。

    工作人员:老乡,帝国政府希望你们的孩子能够去上学,国家免费提供教育,不收一切费用,还有生活补助。

    家长:不行。

    工作人员:娃娃读了书才会有出息。你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吗?

    家长:教他放羊……

    大多数人就认为自己的一生就是放羊、娶老婆、生小孩、教小孩放羊……

    华夏帝国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一些土著部落,大都生活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靠天吃饭,因为从小忍饥挨饿,这些土著部落长期煨在火塘边,把头埋在两膝盖中压迫胃部减轻饥饿感,致使很多成年族人的自然坐姿是膝盖高过头顶。华兴党和华夏帝国中央政府,屡宣扶贫之策,规导族人致富,可往往扶贫干部尚未到达镇乡驻所,那些土著部落族人已在镇乡墟场上变卖扶贫物资换酒畅饮欢歌了。

    法国农民,一方面要面对催交王粮的通知单,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各项供奉教堂的税单。与华夏帝国的高原省寺庙类似,法兰西教会的收入一向来源多且繁杂。八世纪时的《庄园敕令》中第六条规定,管理人应当给与庄园内教会全部收获的十分之一,由教会僧侣掌管。什一税是针对土地上所产出的一切成果征收,譬如粮食、牲畜、水果、亚麻和大麻等经济作物……可以说农民所生产的一切产品基本上都可以纳入什一税的征收范围,只有少量项目如树木、煤矿、猎物、天然牧场等才没有被列入。

    以前发过农民没有机会逃亡,但是现在不同了。华夏帝国政府公开在法国招工和征兵,所支付的薪水足以让地主老爷眼红。逃离法兰西,成为崇尚自由的法国人的梦想。最初的时候,只在沿海的几个城市,后来慢慢的深入内地。与教会有矛盾冲突的法兰西国王,甚至想到了一种从中渔利的办法。以后出入通行证,法兰西国王获得了一笔不菲的中介收入。

    为了生存和过上更好生活,欧洲的贫苦农民开始背井离乡,中断祖祖辈辈与土地的联系。

    家长:我的娃娃会放羊,卖了羊子,给他攒钱娶老婆。

    工作人员:等他有了小孩呢?

    华夏帝国扶贫办的工作人员,曾经深入东南亚南亚猴子的居住区或者倮倮居住区。

    虽然解放这么多年,帝国政府给贫困山区、贫困海岛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倮罗等土著部落的精神世界没有任何提高,扶贫,扶贫,越扶越贫。任何投资都如同进入了无底洞,没有任何意义。“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门前一堆粪、人畜共居”,曾经是倮罗山区给外界最直观的第一感受。帝国政府将村民外迁,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但是一拿到钱,这些人就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很多国有企业,宁肯要欧洲移民或者非洲移民,也不肯招收倮罗。更可气的是,倮罗拒绝接受教育。一位基层工作人员深入山区,劝倮罗的家长让孩子上学。

    华夏帝国对澳大利亚以及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的大开发,不仅吸引了爱尔兰人,还让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瑞典等国的平民以及下层百姓怦然心动。

    17世纪的法国,并不像后世那样,有诗和远方。醇香甜美的葡萄酒,是专门为僧侣阶层和贵族阶层准备的。占全国人口90%的农民,对地主、国家和教会,负担多如牛毛的租税和封建义务,难于维持温饱,无法改进生产条件。

    在华夏帝国,无论是欧洲移民还是非洲移民,虽然他们很多大量的集中在不需要技能、而且危险大的工作领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薪酬低和没有保障,相反,任何经济地位起点低的移民,只要他们愿意去奋斗,就不会贫困得以至于连房屋也租不起。

    那些居住在质量最差房屋里的人,或者在路边搭个栖身之处苟且偷生的人,往往是懒惰或者具有反社会的人格,或是本身具有非常差的习惯而不愿意改正。

    事实上,劳动技能简单,劳动技能单一,语言交往能力、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教育匮乏,这些在华夏帝国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心理上不能懒惰。在帝国的一些内陆地区以及东南亚海岛,少数野蛮土著根本就没有上进的意思,即使拿着皮鞭,他们也不准备上进。他们宁愿躺在地上看蚂蚁上树,也不愿意付出劳动。

    在这些欧洲移民当中,不乏健壮的男性劳动力,虽然他们缺少在城市谋生所需要的技能,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但是,蒸蒸日上的华夏帝国,对从事非技术的体力劳动者的待遇非常优厚。无论是采矿业,伐木业,还是修建铁路公路,开凿运河,在码头上充当搬运工,只要你有一把力气,所赚取的薪水足以养活一家人,而且经常有鱼肉和牛肉吃,虽然那些鱼都是一些廉价的水产,但好歹还都是蛋白质。而在欧洲,吃到鱼简直是一种奢望,至于吃到牛肉,在17世纪,欧洲的乡村是根本不可能。

    欧洲的女性移民,就业的路子则宽广很多,帝国的集体农场,集体牧场,饲养场,纺织场、渔业公司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因为这些行业,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就可以做的很好。当然,也有很多欧洲女性从事家政工作,给华夏帝国的那些中产阶级、上流社会提供家政服务。

    17世纪的小冰河天气影响全球,爱尔兰虽然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但是在铺天盖地的寒冷面前,也未能幸免。连续几年的暴雪天气,让爱尔兰的草场和牧场受灾严重。连年的饥荒,加上人口过剩,让爱尔兰人的生存更加艰难。虽然说马铃薯开始大面积的栽种,但是这种来自南美洲的作物,还需要有一个适用期。同处在朱明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一样,很多爱尔兰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或者因为反抗英国国王的统治被英国军队屠杀。

    移民,向富饶的华夏帝国本土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海外省移民,成了爱尔兰人的最后一次希望,尤其是爱尔兰最贫困、最落后的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那些目不识丁且身无长技的农民。

    华夏帝国政府宽松而优厚的移民政策,让爱尔兰人以为华夏帝国皇帝是不是上帝他老人家派来的天使。有的爱尔兰人甚至决定举家搬迁,宁肯做华夏帝国的一条狗,也不愿在爱尔兰国做人。

阅读晚明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