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香港之旅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李默对这个待遇中等的协议没什么意见,毕竟李默更多要的是名气,迅速出版到更多地区,符合李默的利益。

    李默额外的要求是让出版社为自己在香港汇丰银行设个户头,把《明报》的6万港币打入这个户头。

    另外李默联系了以前替李默注册专利的明诚事务律师所,律师所派了一个年轻律师汤锦成为这些协议进行了法律服务。

    请律师,潘越民倒是对李默有点好奇,一般大陆的作者很少会想到请律师。

    李默没有多解释,办完事,李默要了汤锦成的COLL机,约好明天去律师所处理别的事务。

    手里有港币的李默,当晚请贾老师去住处附近吃了一顿粤菜,然后告诉自己这几天的安排。

    “小李,你还要在香港多待几天?”贾老师家里有事,急着回去,再说出差费用有限。

    李默不想让贾老师知道太多,边吃边说:“贾老师,这次哪,我还有点私事,要多待几天,放心,我不会逃港的”。

    贾老师倒是不担心这个,知道李默写书挣了不少:“小李,我这次出差,家里让我办完事赶紧回去,我陪不了你”

    “小李啊,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们杂志社只是牵头,以后就要靠你自己,香港还是很复杂的,要对自己负责。”

    “贾老师,真的非常感谢你,你是我的伯乐,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的”,李默也有点动感情。

    “小李啊,其实还有一个消息,一直没说,你的小说杂志社已经推荐进银河奖的评选了”

    “是吗?太好了”,这对李默是个好消息。

    第二天上午贾老师离开酒店的时候,李默让酒店服务生把一台21寸彩电搬上送行的车。

    贾老师一再推辞,李默坚决不干。后来贾老师看李默是认真的,便接受了这个好意。

    1994年3月19日的下午,李默打车到了明诚事务律师所。汤锦成给李默说了专利在欧美和RB的注册情况。并告诉李默有部分企业询问,李默看了看企业的信息,没有一个听说过的,感觉还不是时机。

    李默继续委托汤锦成注册了龙胜投资有限公司、龙胜贸易有限公司、龙胜农产品有限公司三个公司,待将来使用。这样的公司在香港注册起来很是容易,有专门的的机构运作,电话、接线都有人负责。

    办完这些事情以后,明诚事务律师所热情招待了李默。现在离97不远了,香港靠着四小龙的先发优势,以及大陆经济起步带来的转口贸易红利,使香港各阶层都有获利。对明诚事务律师所来说,大陆的业务更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吃完晚饭,汤锦成受律师所委托,陪李默体验香港的夜生活。

    90年代香港是一个赶在世界前列的都市,电影及金融都非常迅猛发展。

    李默是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的。94年香港电影虽然较80年代有所逊色,但依然是到达一个高峰。两周一成,成为香港电影的王者。

    前世大量的曝光,使得李默对明星缺乏追星的热情。但自己就经营酒吧,所以在汤锦成的推荐下,李默去了明星经常出没的兰桂坊酒吧街。

    当时兰桂坊已经以92年踩踏事件而在国内出名,其实前世李默去过CD兰桂坊和魔都兰桂坊,如今体验一下1994年的兰桂坊,也是颇为新奇。

    夜幕下,狭窄的街道,到处都是人,以老外居多,也有本土的年轻白领,大大小小的各式酒吧、迪士科都人满为患。

    酒吧装修多是欧美风格,木台、高脚凳、木啤酒桶随处可见,大多临街而立,门前放置遮阳伞和座位,不少人更喜欢在酒吧点上一杯酒水后,端着酒杯当街而立,边饮边聊。

    经常有演艺界人士出入其中,也经常能看到电视台或电影公司在这里拍戏。

    在汤锦成的带领下,李默挨个进去体验,有欧美乡村酒吧、爵士吧、日吧、DISC各种风格。

    基本上李默感觉和前世大陆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风格差不多。唯一的感觉就是老外太多了,几乎能占到70%。

    黑的白的黄的,有的是朋友相聚聊天,有的是尽情歌舞解压,有些感受气氛,不少是寻求刺激。夜色下的兰桂坊,灯红酒绿,激情的音乐、合着老外浓浓的香水味,沉醉于这里的男男女女,大多不夜不归,愈夜愈精彩!

    李默对明星的认识有限,只是听汤锦成激动地指点,这个那个。李默想,不是哥无知,是这些人将来也混不好。

    下午的谈判,倒也简单,一份繁体文字版出版协议书,一份英文版出版授权委托书。这些都是李默现在无法自己操作的。《明报》报纸连载按千字300港元;出书按版税12%。

    没有大吃大喝,没有热情款待。副经理潘越民倒是见了李默,问李默有什么要求。

    当时明报出版社副经理潘越民,经常出入大陆,对大陆的畅销书都有研究。在看到《第三浪》后,敏感地发现其中无线通信、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社交网络软件等内容的科技价值。

    一番辗转找到了李默,并发出邀请。明报出版社的名头在大陆还是很好用,李默先是办好护照,在明报出版社的帮助下,一路绿灯,在1994年3月18日早上,通过罗湖口岸,李默和贾老师一起进入香港的土地。

    对于90年代么有去过香港的人来说,香港很牛逼,去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内地与香港的巨大差别,你会感慨香港的房子跟天一样高,太发达太繁荣了。而对李默来说,维多利亚湾的景色也就那么回事。前世10年后,魔都就能在城市建设上追上魔都,20年后,魔都人会觉得香港有点老旧,这就是崛起的力量。

    李默打量了一下自己酒店的房间,有点小,但很干净,24寸的电视机里正放着财经节目。

    电视里的专家正在鼓吹香港的楼市,香港当时每年50公顷的土地供应量,使得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房地产市场成为“资金市”,推动房地产价格狂涨。香港市民发现房子倒来倒去不断升值,楼市泡沫越来越大。

    97以后,香港股市大跌,遂后楼市崩盘。李默心里暗自盘算,也许这是个机会。

    有些已经有去处的男男女女,补大学黄昏恋的补黄昏恋;准备分手的已经开始酝酿离别的惆怅。

    李默继续着自己的两地恋爱,主要靠电话解决心灵的寂寞和孤独。

    对于工作,前世李默曾寄希望于台商老陈,但魔都人才招聘市场也去看过。基本上都需要要魔都户口,包括外企。安利什么的直销已经开始猖獗,大肆做广告,拉人听课。

    一路上,接李默的出版社文员许玛丽一直在看李默。一身得体的西装。不像其他大陆仔来香港左顾右盼、左问右问,不时发出惊叹声。李默好像很沉默,很淡定。心里不免对这个22岁的大陆青年有点高看。

    安排李默和贾老师在香港柴湾嘉业街18号明报出版社附近的酒店住下,许玛丽告诉李默下午开会的时间和地点,就告辞了。

    这个时候也是香港书籍出版业的高峰时期,由于申请和审批手续简单,大量的图书出现在市场上,其中有很多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

    明报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香港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出版出版社。以出版政治、经济、历史及学术专题的丛书为主,也出版流行小说和实用知识性图书。1994年,明报和明报出版社的老板已经不是金庸,而是商人于品海。19岁从加拿大办手抄报起家,2000年以5.9亿身家名列香港富豪榜。

    1994年三月,李默开始了魔都科技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

    一开学,大四的学生基本上处于迷茫和烦躁的状态,看魔都人才招聘市场,找老师,托门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因为有了魔都户口,这个要求对杨帆比较简单,尤其是去清苦的教育口。

    善财童子编辑贾老师,又CALL了李默。李默回电话,才知道有好事情了。香港的明报出版社联系《科学文艺》杂志社,邀请作者去香港谈出版事宜。

    1994年的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尤其是香港的电影在那时达到了顶峰。经济文化的繁荣,当时香港东方之珠称号名至实归。

    李默心里有了去处。现在的老师职业很是冷落,基本上有点办法的都不喜欢当老师。待遇低、清苦。这个时候的人没人知道老师在后世也是热门职业。

    李默托了杨帆,无需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均可,只要地段好,离家近、工作清闲。李默准备混个单位,把档案迁过去。无业游民可以,但档案还是要有的。至于过几年,伴随下岗分流、经商热,停薪留职等等很是容易。

    1994年,各地政府为了服务学生的就业,寒假期间大多省城都举办了应届毕业生应聘会。

    李默到中阳参加了应聘会,真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1994年大多数学校毕业生已经走向市场。重点大学好歹都会有个去处,普通的学校,学生就业已经成了问题。

    李默对中原市驻魔都办事处有点兴趣,后来发现基本没希望就撤了。

阅读重回1990之大学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