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中元三年(一)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十三阿哥允祥一身便装带着两个侍卫走在京师的街头。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张石川在广州府都能把纸币推行下去,朝廷在京师发行的纸币就这么不招人待见?

    发型纸币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平定物价,结果这么一闹腾物价反而更贵了,铜价也更高了

    他更想不通,大清虽然缺铜,可是也不至于缺到如此地步啊,为何只三两年的时间,铜价就翻了一番?

    既然都已经是银贱铜贵了,为什么人们还要把铜钱都藏在家里不肯拿出来换成银子?

    他决定亲自去探查一下究竟。

    自从雍正登基后允祥成了怡亲王,总理事务大臣,每天一堆国事压在他的肩膀上,他都不记得最后一次在京师街头巷尾逛逛是什么时候了。

    来至一家粮食铺子,允祥见里头人不多,抬脚走了进去。

    “哟,这位爷,您买点什么?”店小二也是有几分眼力见的,一见这位爷气宇轩昂穿着不俗又跟着两个魁梧的跟班,绝对是非富即贵人家的公子哥。

    “你们这的米,多少钱一斗?”

    “哟,这位爷,我们店有碧梗米、珍珠米、长糯米等不下十余种米呢,您是问哪一种?”

    “就是百姓们常吃的那种。”允祥说道。

    “普通稻米220文一斗。”

    允祥听了皱了皱眉头:“怎么这么贵?”

    “这位爷,咱店的稻米可不算贵了,其他家有的已经卖到二百三四十文了!您不知道?去年秋天琼州的张石川占了长江,致使漕运受阻,江南的粮米都没运过来,这米啊,还得涨价呢!”

    允祥当然知道,不单是米,江南的丝绸、糖、茶、还有税银都没运过来。朝廷忙活几个月收上来的税赋都便宜张石川了。

    “玉米呢?也是普通百姓吃的那种。”允祥又问道。毕竟现在大清不缺粮食,北方已经大面积种植玉米和红薯了。

    “玉米60文一斗。”

    又问了几样粮食,允祥说道:“方才我问的那几样,一样称一斗给我。”

    “得勒爷您坐下稍后,我这就给您称,保证足斤足两,我们可是百年老店,童叟无欺……”小二一面说一面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小二称好了,将几个袋子放在允祥跟前:“这位爷,每样一斗,一共是650文。”

    允祥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沓子大清宝钞,点了七张一百文的递给小二:“甭找了。”

    小二却是没接,面露难色:“这位爷,小店……不收宝钞,您有没有铜钱或者银子?您给一两六钱银子就行了。”

    “啥玩意?650文的东西你要一两六钱银子?”允祥一听就不干了。

    “这位爷,您感情是不常买东西?还是刚刚回京师,现在可都是这个兑换了。”小二小心翼翼的陪笑说道。

    “那你这为何不收宝钞?这不也是朝廷印发的钱吗!”

    “这是我们掌柜定的规矩,小人只是按规矩办事儿啊,爷您多担待……”

    “担待个屁!把你们掌柜给我叫出来!”

    “得,爷您稍等,我这就给您叫去。”小二一看遇到横茬子了也不敢再多言语。

    不一时果然一个五十来岁穿着马褂带着藏青色瓜皮帽的微胖男子小跑着进来,朝允祥一拱手说道:“这位爷,您找我?”

    “你是这铺面的掌柜?”

    “正是,不知爷有何见教?”

    “我问你,为何你这鸟店不收大清宝钞?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今日就拆了你这黑店!”

    听了这话,掌柜的倒是一点不生气,呵呵一笑说道:“这位爷,您要是闲的没事想找点乐子,我劝您还是去别家,我们这小店虽小,却也是合法经营,您知道我们东家是谁吗?”

    “哦?说说看,你们东家是谁?”允祥来了兴趣。

    “达海图,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红带子!”掌柜神气十足的说道。

    “达海图是谁?”允祥看向一旁的侍卫。

    侍卫一脸痴呆的摇了摇头。

    “那就给我砸吧,砸到这个达海图出来为止。”允祥指了指柜台说道。

    “是!”侍卫答应了一声就要动手。

    掌柜可是吓坏了,这位主儿到底是什么来头?红带子宗室的铺子说砸就砸?莫不是个黄带子?

    “贝勒爷息怒,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贝勒爷您老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小的这个脚底泥吧!”掌柜直接跪倒在地开始磕头。

    侍卫也知道允祥并不是那种跋扈的人,只不过是生气了而已,也并没有砸店,只是一个嘴巴抽在掌柜的胖脸上:“什么贝勒!睁开你的狗眼,这是和硕怡亲王!”

    “亲……亲王?”掌柜的直接吓傻了,一个亲王跑到自己的小店来干嘛?“王爷饶命,王爷饶命!”

    看着筛糠一般跪伏在地的掌柜,允祥也生不起气来了:“这回可以好好说话了?说吧,到底为什么不收宝钞?”

    “王爷,这不收宝钞,确实是我们东家定下来的,哎,您老别生气,您听小的说啊……

    这宝钞收的时候倒是方便,可花的时候却是千难万难呐,百姓们不愿意要,去银行兑换成银子得是门子够硬,连我们东家都兑换不得……

    而且拿去进货人家也都不要,您老不知道生意艰难,我们这小店,大米来自天津府,麦粉是大同的,大豆是盛京的,玉米是保定府的,这些地方卖粮的商家都不收宝钞,只认银子啊!”

    听完了掌柜的叙述,允祥的眉头越发紧锁。听这意思,是外省的人不认可宝钞,是朝廷的宣传力度不够?还是不信任朝廷?还是法规制定的不够严苛?

    “走吧。”允祥站起身来,看都没有看还跪在地上的掌柜,迈大步走出了粮食铺子。

    “玉米汁儿嘞!香甜可口!”

    一声叫卖传来。

    允祥生了半天的气,又听见玉米汁的叫卖声还真觉得有些口渴了。这玉米汁儿还是张石川发明的,那会儿在八里庄,张石川可是弄出了不少玉米的吃法,其中就包括这玉米汁。当初玉米刚成熟,还给他送过新鲜玉米……

    “老头,玉米汁多少钱一碗?”

    “哟,这位爷,一文钱一碗,咱这可是刚榨出来的新鲜玉米汁儿,不甜不要钱!”一见来了客人,老头忙停了脚步。

    “来三碗!不用找了!”允祥说着抽出一张十文的宝钞。

    老头一看脸上漏出一个苦笑:“我说这位爷,您可别逗老头子玩儿了,我这小本生意就为了混口饭吃……”

    “怎么!这难道不是钱?”允祥的脸黑成了黎明前的黑夜。

    “大爷,这是朝廷的钱,可不是我们升斗小民能用的钱,您给我这个,我花不出去啊!您要是有铜板就买几碗,您要是没有,我送您一碗也成啊,小老儿六十多岁了,出来混口饭吃也不容易,这位爷您何苦拿我来寻开心呢?”

    允祥瞬间无语了,白送可以,就是不要宝钞?这大清宝钞真的一文不名?

    看允祥没反应,老头又挑起了挑子走了,边走边说道:“哎,大清说这是钱,可明儿大乾打过来了,大清亡了,这还能是钱?擦屁股都嫌它掉色呢!”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这句话一字字清晰的传入允祥耳中。十三爷将手中的大清宝钞紧紧捏成一团,由于用力过度,手指节都有些发白了。

    在聚众砸毁了几家店铺之后,京师半数以上的铺面都选择了关张大吉。不收宝钞会被砸,收了宝钞拿着这些纸没有人肯进货给你,这生意还不如不做。

    而那一半开着的店铺是因为有恃无恐,后面有人,你敢砸一个试试?

    “让兴柱明天拿一斗米去换一点回来吧。”朱广清说道。

    虽然已是立春,可倒春寒也不是好熬的,况且家里煮水做饭也都得烧焦炭,没有肉吃没有酒喝问题都不大,没有焦炭可不行。

    “老爷,我听隔壁张家嫂子说,城外保安寺街有家铺面可兑换铜钱,一两银子换四百钱,咱们是不是也去看看……”

    “去吧,只是别让外人知道了。”朱广清轻声说道。

    在京师中向朱广清一样没有过上一个好年的人还有千千万万。京师十万驻军的军饷也都是大清宝钞。

    拿着宝钞买不到肉和其他日常物品的这些大头兵旗人老爷们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宝钞是朝廷发的饷银,凭什么你这店铺敢不收?

    焦炭不多本不是什么大事,买点回来就是了。虽然这二年焦炭价格涨得厉害,一斤三文钱的价格还是能接受的。

    周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家中没钱了。确切的说是没有铜钱。

    年俸四十五两、禄米四十五斛,倒是饿不死,可想要过年吃点肉,买几尺布做件新衣就有些难了,更何况,今年的俸银发的是宝钞……

    朱广清知道,周氏所指的是黑市。若是平日里,他一定会对周氏严加苛责,自己是读书人,又是朝廷言官,是清流,怎么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做那些见不得光,为朝廷所不容的勾当?

    可现在他真的没底气了,只是长叹一声。朝廷发的宝钞买不到东西,自己的日子还要过。今年户部的炭敬分配到自己头上只有二十两,但是这是银子!换成铜钱还可以维持生计!

    尤其是对大小官吏的,经常在上朝的时候雍正会说:“某卿家,你家昨天晚上吃的羊肉馅饺子好像不错。某贝勒,你家昨天请的那班戏班子唱得挺好,只是国丧期间却不合时宜,着罚俸一年……”

    在京师,雍正的耳目简直无处不在!

    “老爷,家里的焦炭不多了。”妻子周氏的话将朱广清的思绪拉了回来。

    官小俸低,朱家除了夫妻二人和一子一女就只有一个小厮,再无别人。平日里这些茶米油盐都是周氏亲自采买的。

    谁手中有纸币都觉得不踏实,都想尽法子换成铜钱和银子放在家里,或者换成日常用品。纸币这玩意,实在让人没有安全感。

    京师街巷里都在盛传,张石川的大乾国已经占领了整个江南省,不日就要北伐京师。大乾军火器犀利军纪严明,这一路所向披靡,若是真的就此改朝换代了,这纸币可不就是废纸一张?

    但是这话只能自己心里明白,谁都不敢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因为刚登基一年多的雍正皇帝京师中耳目众多。

    宝钞这玩意,上面印着一百文,可只能去朝廷指定的那几家店铺才能花的出去。平日里百姓们私下交易扔以铜钱、甚至是布米为钱。

    而朝廷明令必须收纸币的那几家商号,基本上都得头天晚上就在门口排队。去得晚了什么都抢不到。

    中元三年春节,京师的天空还在飘着柳絮般的白雪,给春节增添了一分节日的气氛。

    户部文选清吏司署给事中朱广清望着院中的落雪却是愁容满面。

    这两年来京师的物价一涨再涨,虽然家人不多,又不用讲什么排场,可自己这小小的七品京官这点俸禄实在是难以为继了。

阅读清卒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