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蝗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wx.org

    行礼过后,李杨娓娓道出了此来的目的,并将写有治蝗方案的左伯纸工工整整的放在了父亲面前的几案上。

    李满一脸惊讶的将几案上的治蝗方案一一拾起,细细翻看了起来。

    李满越看越心惊,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与百姓的未来。

    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人可一点也不傻,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李满作为辽东太守,眼光极为毒辣,对民生之事几乎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因此,当李杨拿出的治蝗之策时,他便已从中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与可行性!

    良久之后。

    李满将左伯纸置于几案一角,抬头深深看了李杨一眼,而后低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哒!哒!哒!

    李满的手指在几案上饶有节奏的敲击着。

    李杨则恭立于一旁,并没有急着开口,他知道,父亲需要些时间来消化眼前这些东西。

    李杨根据前世的印象与经验,总结出四条行之有效的治蝗与预蝗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世人常言,旱极而蝗,蝗虫在产卵时会把卵产在潮湿有水的地方,是以,可以在水边大量种植草木,使蝗虫没有地方产卵,从而达到灭蝗的目的。

    第二,可以通过引进天敌的方法将蝗虫大量杀死,蝗虫的天敌有很多,包括蛙、鸟、鸡、鸭、鹅等等,可以通过大量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来防治蝗灾。

    至于蜥蜴与寄生虫之类的,李杨并未将其列入其中,他担心治理了蝗灾,却又带来另一种灾害。

    第三,便是捕杀,甚至于捕食了,蝗虫营养价值高,有一定的饱腹感,可以此来充饥。

    关于吃蝗虫,最有名的要属唐玄宗:“你吃我臣民的粮,我吃你。”这句话了!

    第四,诏募黔首挖掘蝗种,官府发动百姓挖掘蝗虫虫卵,可以钱粮作为奖励,多劳多得,如此亦可激发黔首们的积极性。

    半个时辰后。

    李满伸手指了指几案上的左伯纸,沉声开口:“这治蝗之法,吾儿是从何处得来的?”

    李杨不假思索的胡诌道:“蝗灾由来已久,古人多有治蝗之策,儿子只是效仿先人之法,从古籍中总结经验,将之整理成册罢了。”

    李满闻言,面色复杂的望向李杨,眼神闪烁,脸上写满了将信将疑。

    李杨见状,毫无躲闪之意,迎着父亲的目光,与之对视了起来。

    望着坦坦荡荡,一身正气的长子,李满暗暗叹口气。

    在李满看来,长子越是如此,他的心里就越是犯嘀咕。

    李满微微叹口气,道:“惊才艳艳是好事,但凡事总要有个度,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秉持中庸之道,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啊。”

    李杨心中一凛,抬眼望见父亲正一脸慈爱的望着自己,他心中一暖,长舒口气,上前一步,行至李满面前,郑重稽首行礼道:“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李满点点头,将李杨拉起,弯腰为其掸了掸膝盖处的灰尘,笑道:“吾儿聪敏,可教也。”

    李杨瞥了一眼几案上的左伯纸,问道:“父亲,这治蝗方略应该如何处置?付之一炬?还是?”

    李满摇摇头,笑道:“此策甚好,不可弃之。吾儿无需担心,为父稍后便命人快马加鞭前往洛阳,将之交于胡师之手,接下来的事,便交由胡师来做决断吧,吾等只需听之任之即可,胡师高义,定不会令吾等失望。”

    李满口中的胡师便是胡广。

    历史上,胡广薨逝于建宁五年(公元172年),而这一世,胡广的身子骨比之前世硬朗了不少。

    自打李满赴辽东郡上任以来,他便在李杨的有意提醒下,命人前往长白山挖采野参,然后择其上品,将之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城洛阳的胡府。

    胡广倒也光棍,老头愣是将千年人参当成了家常便饭,每日必以参茶润口,每日晚膳中必有一道人参老鸡羹。

    胡广的褡裢里常有参片置于其中,闲暇时,他将切成薄片的参片含在口中,有固本培元、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奇效。

    自打吃上千年野参之后,胡广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好似返老还童一般,越活越精神。

    众人见状,无不啧啧称奇,每每见之,都要与之拍上一句马屁:老大人长命百岁,实有人瑞之姿啊。

    自打穿越以来,李杨便异常钟情于纸张,写字多以麻纸与左伯纸为主,如厕亦如此,对于厕筹那种东西,李杨始终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三日后,得知父亲回府,李杨连忙手捧整理完成的治蝗方案,前来请见。

    李杨一脸不可置信的嗯?了声,侧头望见福伯一脸肯定的样子,却也由不得他不信。

    听闻福伯之言,李杨已然没了继续走下去的兴趣,回转马车之后,他便陷入了沉思,不知过了多久,李杨终于想通了其中的关键点,暗叹道:“看来此等场景,已是常态啊。”

    古代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理蝗灾的具体措施,所以才会屡屡遭受蝗灾的侵袭,蝗虫过境,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国家凋敝。

    虽然无法完全杜绝蝗灾的发生,但起码能为朝廷与百姓减少部分的损失,这种事,做了就比不做强,总不能坐以待毙啊。

    李杨心中已有腹稿,均是一些相对简单的预防蝗灾的方案,并不繁杂。

    回府之后,李杨径直向书房走去,接连三日,埋首于案头,将治理、预防蝗灾的方案写就于左伯纸之上。

    前世,李杨可没少用拖鞋拍蚊子与蟑螂之类的害虫,后世有名言曰:拖鞋面前,众生平等。

    相对于一望无际的稻田而言,蝗虫则显得格外的刺眼,只一会的功夫,已有十余只蝗虫误打误撞的飞进了李杨等人的马车之中。

    “停车。”,李杨对马夫说道。

    从某种意义来说,蝗灾比水灾还要可怕的多,因为蝗灾的发生频率十分的频繁,几年便来一次,搞的百信苦不堪言。

    李杨决定回府之后,亲自整理出一套预防、治理蝗灾的具体解决方案。

    书中记载,熹平七年(177年)四月,大旱,九月,七州遭遇蝗灾。

    望着李杨眉头紧锁的模样,福伯有些不明所以,凑近李杨身边,轻声道:“今年年景还不错,并无蝗灾。”

    “距离秋收的日子,不远了。”,李杨喃喃道。

    忽的,一只蝗虫自窗口而入,李杨见状,一脸嫌弃的起身,脱履,将之拍死于当场,动作一气呵成,一看就是个中老手。

    福伯与一众郡兵见状,连忙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

    李杨越走越心惊,一边挥手拨打漫天横飞的蝗虫,一边喃喃自语道:“难道说......蝗灾提前了?”

    李杨前世是一所知名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十分清闲,他的爱好并不多,闲暇之余,除了临摹字帖,便是看书,李杨看过一本记录中国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所有天灾的书籍。

    马夫闻言,连忙依言而行。

    李杨四人依次走下马车,在李杨的牵头下,纷纷向稻田走去。

    马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官道上,有些颠簸,李杨十分不习惯,于是,李杨命马夫缓行,以此来缓解颠簸之苦。

    挑开车帘,放眼望去。

    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如金色的海洋般,令人阵阵目眩神迷。

阅读汉末文枭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wx.org)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