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计划与策划(03)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他马贤亮可以承继文学院任一导师的才能而无所担忧,对理科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就算自己能够把握住元素转换知识,理科领域同人未必能承认自己。

    承继一人才能的方式无外有二,一是师从其门下,日后在同类研究领域以所谓“嫡传”后人扬名。

    比如说他马贤亮,学的是中国文学,那么在联大中文系陈寅格、闻一多、刘文典诸师中任挑一位师从其后,将来在中国文化领域便是某学派的嫡传弟子,借助师威,加之个人努力,定有扬名立万的一天;

    再么是以“旁观者方式”承继。这种承继方式不受师承派别的约束,要么是当事人临危授命,要么是实在找不到好徒弟。

    这两种方式都是不想个人所学在世上消失,请个信得过的人帮自己传承一下。“旁观者”仅只在道义上延续一派学说,本业不受干扰。看孙造书年纪不大,想找个好徒弟的日子还多得是,他根本不用这急传给自己,不过既有心要找承继者,那又说明此人命不久矣。

    马贤亮想起前些时在滇池边听到孙造书与苏同翁的对话,当时就知道这人有病在身,现在一回味,怕是个绝症,因此孙造书当下的意思应是“临危授命”。

    他虽得了个绝症,未必马上就死,“临危授命”亦不会急得乱抓一气,于“授命”对象的人品还是要考查一番的,所以才答了个“我明白了”。

    明白者,明白孙造书的用心而已,非是指明白他所说的技术理论。

    理科的理论文科生未必不能听懂,就是听上去觉着索然无味,远不似听闻一多讲中国神话时能在其言语中畅然遨游上天入地。

    人说书生酸味重,便多指这般羞羞答答欲言又止的状态,实则是这些人考虑问题较普通百姓更加深远,言语中顾虑太多所致。等到与马贤亮接触久了,能熟知其人品三昧时,孙造书自会厚出脸皮求他为自己做事,但当前这个意思则是含糊不清的。

    马贤亮却是个明白人,一听孙造书的话扯得太远了,马上猜到他是想找人承继自己的才能。这种事情非同小可,如果找的人是联大理学院的到也罢了,元素转换技术正对理学院诸科口味,对中国文学系的则行不通。

    二是以个人传记形式流于后世。

    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那某名人在世上名气甚大,但观看过他论著的人却不多,原因之最为主要的,就在于描写其个人人生历丛的纯文字工作者的功劳不可磨灭。

    这种文字工作者个人知识层次要求并不低,既要能大致理解某名人论著的概略,又要能将这概略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字。

    只孙造书亦不会因为他马贤亮是搞中国文学的便马上将自己所知倾囊而授,这里面尚有个为人厚道与否的小问题。

    若遇到的是个不厚道的,将来写东西时胡乱添加删减,数据进而有误,人物形象描绘不丰满,搞出来的什么狗屁“传”既得不到专家的认可,又招揽不到普通读者,更糟糕的是万一马贤亮惰性大发连写都不写,那可不是如意算盘没打响么?

    众多原因综合在一起,孙造书便不好直言他人恳请为自己作传,但有意无意之间又有心贴近马贤亮,与他说元素转换技术时尽量详细,还不好立即把转换的机制说白,借着与苏同翁闲扯的机会若有若无的暗示马贤亮耳中,这叫作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拒还迎我意将。

    名誉这物虽摸不到看不着,可世上哪一个人不珍惜呢?名人身后虽然享受不到名誉所带来的好处,但于历史的公正性而言,总不好让无功者居之。

    再说了,无功者既欲居之自是贪图名誉中的某些无形无相的东西了,既有贪者,凭什么不可以有反贪者呢?

    万事起因皆为无所公平,考虑到这四个字就得多动动脑筋不使自身丧失权益。

    西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述繁杂,普通平民甚少有能看懂的,许是极大部分人都未读过他的文章,却无一不对他敬仰有加,述其原委,不外报章记者将《相对论》通俗化了,告之人们《相对论》能如何如何,并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报章的读者马上在心中将《相对论》奉为神圣经典大加追捧,爱氏的威名能流传于后世,其中各国文字系统从业者功不可没。

    有上述两点,中国文学系马君的重要性便在伟大发明家孙造书先生的心中占据了一大块地盘!

    理化诸科大师的专著流传后世者有二,一是以论文形式在同人之间流传。

    这一方面自是数据完备验证确凿,虽则枯燥,但理论体系完整,犹能得到同道中人的权威认可。

    这就危险了,他会不会拿自己的本事出去向人炫耀呢?反正到时候自己已经躺在黄土下了,没人会与他争辩,他又是搞理科的,说的话还带点权威性,元素转换的伟大发明者从此冠名叫郑泗江,孙造书三个字只在其墓冢石碑上刻一下了事。

    这一节是孙造书最担心的,到不是说文人学者处事尖酸刻薄对朋友搞两面三刀,而是其中的干系并不是阿甲偷了阿乙十块钱那简单,这里面牵扯到后世千百年的名誉问题。

    窃盗名誉者,虽于个人声誉有损,但于世人还是有益的。付之一炬者,损人不利己。因这,孙造书也不敢请苏同翁这样的人帮自己的忙。

    只一个马贤亮看上去有些希望。

    他平日与苏同翁闲聊时也扯到有关“外甥”的头上,苏同翁对他并不隐瞒,所以孙造书知道马贤亮是联大中文系的,这样的青年对理化诸科未必感兴趣,将来也不会在物理、化学方面成为一代宗师,只可能在中国文学方面有所建树,请这样的的人帮自己作传,一来中文系的人在纪录历史事件中注重考证,元素转换的诸般技术他能写得极为详细真实。二来这中文系的纪录历史事件时也注重个人文笔,写的东西亦较枯燥的数据更加通俗。

    由上二者,孙造书也不敢请郑泗江帮自己流传技术。

    苏同翁与那个车工老刘在某种程度上一般无二,都是对理论了解不深的,他们在学术上不会成为什么大师,多半是平庸一世,把技术传给他们好比作三国时期神医华佗临终前把医术交给那监狱的狱卒某某也似,最后都是付之一炬,这比让人窃盗了万世名誉更加悲惨。

    世上有本事的人最怕“不流传”,孙造书亦不例外。技术理论不能展示给世人看,等到两腿一蹬也黄土覆面时再想吃后悔药可晚了。说不可,不说亦不可;他的心态便在这两者之间挣扎不已。

    眼下知道世上有元素转换器的人不多,除了苏同翁、郑泗江以外,还有个甚长时间没露面的车工老刘和眼前的这个青年马贤亮。听郑泗江说当时还有位联大物理系的赵忠尧也在门外,论及替自己作传他是最有资格的,但孙造书清楚这样的人反而不会甘从己愿。人家本身也是有本事的,论及成就将来其自身定有过人之处,何必挂个“传人”的名号呢?

    郑泗江么,只是自己朋友,他的本事还未显出来,请他做自己传人有两样顾忌,一是将来好友可能也有过人之处,学术上自成一派,以其身份再替自己做传人则令后世讥笑,这一点对朋友而言是不公道的;二是郑泗江也可能以后并无过人之处,平平庸庸过一生。

阅读元素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