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昏君思贤臣 情圣弃贵妃1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崔乾祐叛军依山傍水精心布阵,只等我们的官军闯入他们的伏击区。

    当时,王思礼率五万精锐一马当先,庞忠等人率十万大军紧随其后,还有三万人在黄河北岸的高处击鼓助攻。

    叛军故意示弱。崔乾祐预先伏兵南面山上,他先遣四千散兵,或进或退,队伍不整,引诱我军。奴才当时提醒宰相,一定要注意敌人的诱敌之计。哥舒翰那厮还一直嘲笑奴才胆小怕事。

    哥舒翰见崔乾祐兵少,他就在黄河船上大笑着,当着众将,对奴才说道:‘中使大人,你一辈子胆小如鼠,今天,本帅就让你看看,我是怎样消灭贼人的。’

    他的一席话,羞得奴才无地自容。

    接着,哥舒翰命令大军冒进。于是,我军中计,进入隘路之中。

    突然,山上无数的滚木檑石如冰雹般地砸下。我军在隘道上却没有任何的周转回旋的余地,因而死伤籍枕,遭到了叛军的重创。

    哥舒翰这时眼见大势不好,才急令毡车在前面开路,但已经悔之晚矣!

    叛军准备十分充分,他们立即把数十辆点燃的草车推下山谷,堵塞道路。很快地,烈焰熏天,烟尘蔽日,我军看不清叛军的目标,只知道胡乱地向两边山上放箭。

    直到日落时分,我军的弩箭用尽,才发现没伤到敌人一根毫毛。

    此时,叛军统帅崔乾祐命令自己的精锐骑兵从官军的背后杀出,前后夹击。

    我军虽然人多,但根本就发挥不了人多的威力,大军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溃散逃命。掉进黄河淹死的我军将士就有几万人,绝望的号叫声惊天动地。

    黄河边上的官军将士都争相挤上运粮船逃命。由于超载,几百艘运粮船最后都沉入了黄河河底。剩余的官军把自己的军械捆绑在一起,以枪当桨,划着向黄河对岸逃生。最终上岸的官兵,仅有十分之一二。

    那时,潼关城外挖有三条堑壕,均宽二丈,深一丈,逃回的官军将士坠落其中,很快就填满了深沟,后面的人踏着他们的身体,才跑回潼关城池。

    当时,哥舒翰见势不妙,急忙从船上逃回潼关城里。他清点官军的人数,发现我二十万大军,仅仅剩下八千人。

    哥舒翰收拾自己的残兵败将,重新守住潼关关口,想继续与叛军周旋。

    可是,叛军稍事休整,就向我军直扑过来。不想,这时祸起萧墙。哥舒翰亲自提拔起来的蕃将火拨归仁等人,眼见我军大势已去,就想投靠叛贼。

    他们派军围住宰相哥舒翰,劫持了哥舒翰而去。火拨归仁亲自将哥舒翰的双脚绑在马腹上,连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将领,一起押往东去。

    这时,奴才正在召集和组织官军将士,希望能够夺回哥舒翰以及那几十名被俘的官军将领。不想,叛军将领田乾真率领大队叛军赶到,火拔归仁就归顺了他。

    那时,敌众我寡。我见潼关失陷,京师长安就会岌岌可危。奴才考虑到皇上的安危,因此,急中生智,抢夺了几匹快马,率领自己的几个随从,就急急忙忙,连夜连晚,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师向皇上禀报,希望皇上速做准备。”边令诚诚惶诚恐地一口气讲完了战事的经过。

    李隆基听到最后,已经是心胆俱裂,脸色一片死灰。他已经没有力气责备和怪罪边令诚了。

    加上哥舒翰那厮统军又‘严而不恤’,因此我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奴才把这些问题一一向宰相指出,不想遭到了哥舒翰的呵斥。

    初八那天,决战打响了。

    后来,皇上派来的使者‘项背相望’,哥舒翰才不得不听从皇上的旨令和奴才的督责。他心里当然明白,高仙芝、封常清两个悖逆之臣前车之鉴的下场,也当然知道违背皇命的严重后果究竟是什么。

    所以,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阴历*,哥舒翰就假惺惺地‘恸哭出关’,命令大军驻扎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

    灵宝那个地方,陛下一定非常熟悉。他的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非常不利于大军行动。

    可哥舒翰那厮不听。他据守潼关以后,就多次声称自己身体有病,难以处理日常的军务,遂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军中大局。

    可是啊,田良丘胆小怕事,做事不敢独断专行。于是,田良丘就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

    偏偏王思礼和李承光又有矛盾,奴才多次调解都不行。他们俩互不服气,常常争执不下,不肯好好配合,致使军中号令不一。

    皇宫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夯土台基上,整个大殿高于平地大约四丈的样子。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显得高大雄浑,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皇帝在含元殿听政时,还可以俯视脚下的整个长安城。

    含元殿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从地面进入大殿的阶梯。它的整个建筑,都主要是用楠木等珍贵的木材建成的。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青石扶栏。上层扶栏用的是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的是莲花图案,都是水的象征。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是用来祛火的,预防火灾的发生。

    含元殿的前面还有翔鸾、栖凤二阁。阁的前面有钟楼、鼓楼。

    奴才为此多次向哥舒翰进谏,可御史大夫却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听不进奴才的好心建议。

    当时,奴才向哥舒翰宰相建议说:‘相爷啊,当初,皇上任命田良丘充任将军你的行军司马,王思礼、李承光等著名将领担任将军的属将,叫你率领大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皇上还亲自为你饯行,让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加封你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将军你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你一定要尽心尽责,才对得起皇上的重托啊!’

    “起先,哥舒翰就阳奉阴违,多次违背圣上的旨意。当初,皇上任命他主持大局时,他就以身体原因极力地推辞,故意跟皇上过不去。但最后,他也只是迫不得已,才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所以,奴才大胆推测,他一定是对皇上心怀不满,故意不想听从皇上的旨意。

    “爱卿,你不要着急!请慢慢讲述其中的情形。”李隆基坐在京师长安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俗称金銮宝殿的龙椅上,听着中使边令诚对军情的汇报。

    听说潼关沦陷,李隆基格外震惊,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他故作镇静,拼命掩盖内心的恐慌,声音嘶哑苍老地继续向边令诚询问道,“前几天,潼关不是还守得好好的吗?崔乾祐叛军不是已经准备仓皇撤退了吗?”

    其时,上朝的百官们都早已散去,殿内非常安静。

    那一天,李隆基总是觉得心绪不宁。一种不安的感觉总是萦绕在李隆基的心里,令他忐忑不安。所以,他不敢回宫去休息,而是孤独地呆在大明宫里,批阅着奏章,处理着棘手的军政问题,等待着潼关前线的军情消息。他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的噩耗降临。

    “当初,皇上认为‘贼方无备’,所以,由奴才督促御史大夫,河西陇右节度使,遥兼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哥舒翰出关迎敌。可是,哥舒翰却犹豫不定,丧失了有利的战机。”边令诚的情绪渐渐地安定下来,他竭力地推卸自己作为监军的责任。他把失败的责任都通通往主帅哥舒翰的身上推去。反正,现在哥舒翰已经身陷贼营,没有机会与自己对质,也没有机会对自己报复,正好来个落井下石。

    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就在监察御史虎视眈眈目光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拜见皇帝。

    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则立于龙尾道上层扶栏两侧,负责监察和进谏。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1

    “禀告皇,皇上——”气喘吁吁,神色张皇,满身尘土的监门将军宦官边令诚气急败坏地闯进皇宫,带来了令人惊慌失措的消息,“大事不好了!皇上!潼关失陷了!叛贼现今如潮水般涌进关来!形势十分危急,请皇上定夺!”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12日午夜时分,潼关沦陷的噩耗传到京城长安。

阅读乱世贤相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