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媒体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再那边。

    “收遣站的人还真好,但是现在的地不好种了呀!没有补助,种粮食哪里会有钱赚,还是得想想办法再出去打打工吧!”看完报纸的中年男人,把报纸放在了一边。

    男人是个小学毕业文化,勉强可以看全文字,前面进城打工时,由于是“三无人员”,被遣送了回来,过去不过3、5天,钱没有挣到,世面倒是见到了些,被遣送时没钱,倒是站里的人给出钱送回来的,男子倒是挺感谢站里人的,但是苦于粮食制度,还是想进城再试一次,打拼打拼。

    ……

    千般人看一般报发千般感慨,这个时代的剪影,在城市和农村,各自上演,却又若即若离。

    没拿出户籍的男人和他的妻女,在超生路上的艰苦可想一斑,既要受人白眼,又要吃饭生存;落不下户的年轻人,婚结不了,本人急,老家的老人也干着急;中年人感谢收遣站的良心,但生活的重担还得肩负,男人很难,女人亦很苦。

    这就是农村和城市大融合开始时期,最显眼的影像,是大时代的剪影,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样的一篇文章,激起了最大众的回忆和感伤。

    制度没有错,错的是人呀!制度就在那里,不会动不会变,只有人才能改动它,变革它!!

    汪查又拿起了另一份报纸,是昨天的,而前面那份报纸却是前天的。

    依然是《南都报》的报道,标题这会就变成了:被收容者孙朝阳之痛。

    7月18日上午:在羊城某广场被打

    7月18日中午:被派-出所送往羊城收遣站

    7月18日:在羊城收遣站被打

    7月18日下午:被送往羊城收遣站救护点

    7月19日零晨:被送往著名的“206仓”,与死神擦肩而过

    7月19日上午:交钱,被送走

    7月20日上午:伤情鉴定表明,孙朝阳所受伤害为重伤一级

    孙志刚,男,今年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

    ……

    报道很详细,从整体来看,三分结构,开头先是用时间一目了然叙述了孙朝阳被打至重伤一级程度的事实,主体是本次事件的发展过程,结尾则是本次事情发生后当事机构的轻描淡写,公诉过程的避重就轻。

    主体以一个顺叙的小结构,按照事件发展成文,生动呈现本事件过程。

    “孙志刚是被打伤的,幼童汪查也是。”

    “孙朝阳该被收容吗?”

    “5岁的幼童该被收容吗?”

    “大人的冷漠和小孩的热心,我们到底怎么了?”

    “孙志刚和汪查是被谁打伤的?”

    “谁给了打人者权利?”

    用了一个肯定句,五个疑问句,直指事件本质,表述了人性善恶,制度漏洞,制度监管者的飘忽以及具体执行者的嚣张。

    汪查本身就是事件的亲历者,对此感触更深。

    报纸放下,另一份报纸被拿起,这是今天的。

    标题为:制度之殇:收容者的重量

    断腿者:我现年29岁,18天前,永远失去了我的右腿,家里花了3000元将我从站里赎出来,这是全家6口人全年的总收入,现在我瘸了,我的女儿我养不起了!!

    只剩下一个肾的人:我现年26岁,16天前,医院诊断为“患者应该是在封闭的环境下被人殴打挤压,因挤压综合征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右肾永久性损伤,已被摘除,我成了个年轻的老年人。

    死者1的父亲:我儿子刚过32岁,还很年轻,一儿一女,虽然被罚了一笔钱,工作也丢了,但在羊城现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好好的,15天前,有人发来消息,我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们能理解我的痛吗?

    ……

    汪查一一浏览。汪查是知道的,这篇报道上所有的人,汪查都见过,有13个伤者和3个死者,其中只有1个死者鉴定为突发性疾病而逝,剩余2个死者均死于殴打。

    血粼粼,冷凄凄,字里行间不是文字,而是伤害和死亡,是死者的悲和生者的伤。

    一个行色冲冲的年轻人一手公文包,一手报纸,边走边看着,半响发了一声感叹:“有些制度是得改了,啥时候才能结个婚呀!到现在还是个集体户口,这的房子买不起呀!”

    年轻人大学刚毕业,找个了个挺好的工作,上大学的时候,把户口迁到了学校,毕业后又迁到了单位,由于单位在市里还没有落籍能力,到现在还都是个集体户口,女友催促结婚一直没有着落,集体户口领不了结婚证,男子需要购置一套房子,落下户,才能成事,虽然女友是大学时候的同学,感情基础良好,也不急,但男子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却不能不急呀!

    男人以前是个半文化人,上过高中,有看报纸的习惯,后来回了乡,和身后的女人结了婚,一连生下了两个女儿,家里人一定要个孙子,这不身后的老婆又怀了孕,身子现了,男人只得急匆匆地带着婆娘远道而去,逃避被强打的命运,成了“游击队”的一员,已经不知道在外边游荡了多少个地方,在街上,眼前看见了久违的报纸,不禁有些心痒。

    “哦,你说这个呀!那你拿去吧!会看吗?”来人听到这话,问道。

    “可以的。”

    “那没啥,为了你家的后,我怎么样都成,没事。”

    衣着朴素的女人回了男人一个灿烂的微笑,反倒安慰起了男人。

    那边。

    时代在变迁,作为适应时代的产物,也应该改变,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适合的,衣食住行,从古至今,已几度易迁,如果没有变革,人类或许依然还是那个跳跃在树杈间,裸体光身子,吃着野果,就着溪水,开着无遮大会,咿呀咿呀乱叫一通的不知羞的野猴子,哪里会有今天的人,关起门来,干喜欢干的事……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英国近代以来的作为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从英国打败西班牙崛起开始,到“日不落”帝国的鼎盛,一战的延续,再到二战的“硬着头皮”,战后的“美首是瞻”和欧盟体时期的“重起”之梦,利益贯穿始终,制度则一改再改,典型的“朝令夕改”、“两面三刀”,但这些都没有错,国家就是如此,政策、制度从来是为利益服务的,当一个制度不再能带来利益时,就是它消失的时刻,我们不难理解这个时代的诸多政策和制度。

    想想“一胎”政策,其的存在明显具有时代性,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不得为之的特殊制度,它本身就是利弊结合体的最佳体现,可以想见它会在不就的将来被放开,这个时间是40年还是50年不能确定,但相信我们能看到它消失的那天。

    听到了肯定的回答,来人递上报纸,示意了下,又急匆匆地去了。

    男人拿着报纸看着,正正的看见了显现的标题“制度与时代”,细细读了起来,转头看着老婆,面有悲切,“媳妇,你说咱们啥时候才能不这么躲呀!回家乡好好过日子,我去教我的书,你做你的家务,这些时日,真是辛苦你了,还有我这两个苦命的儿。”

    “抱歉,撞了你了,没事吧!”

    “没事,没事。”牵着小女孩的男子摆摆手道看了看眼前的男子手上的报纸,喃喃道:“那个…那个有什么新闻吗?”。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促进和制约的关系永远存在。

    好制度造就大时代,新时代催发新制度,每个时代对应的制度本身是这个时代的支撑和适应,这世界本也没有真正完美的事物,制度也同样,它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进步的时代会抛下原地踏步的制度,形成了这种有促进、有制约的关系,有利当然有弊,这没什么可指摘的。

    作为这个时代的小众报纸,因敢爆、敢发闻名于世,虽是小众,但也拥有众多的拥趸,汪查不是这个报纸的用户,但其他看报的人对于这篇报道又该有怎样的想法呢?

    这边。

    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默默地跟着前边背上背着一个女孩子,手里牵着一个女孩子的壮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与迎面而来的拿报人撞了个满怀。

    ……

    汪查看着版面上硕大的南都那几个字,这是一篇来自于《南都报》的报道,整篇报道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收遣相关的词,可以说任谁来都是无可指摘的,当然也毫无亮点,整个篇幅就像是在酝酿着什么?又或者根本就不准备说什么实际的内容,都是在试探,或是烘托。

    汪查握着报纸,顺着他看的方向望去,充满着油墨味的大开的纸张上一个显眼的标题:制度与时代。

    是制度造就时代?还是时代造就制度?孰君孰臣?谁妻谁夫?难有定论。

    制度造就了时代的繁华,时代支配了制度的生灭,这或许又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

阅读有一种人生叫任务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