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长江大桥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wx.net

    “陛下,一共三千五百斤,大丰收啊!”

    一名农业部门的官员,兴奋的说道。

    “三千五百斤,居然有这么多,而且还是照顾最少的。”

    “三千五百斤,这小麦的产量高出十倍,果然是好东西啊!若是大唐的土地里都种红薯,再也不会发生饥荒了。”

    “可这红薯是湿重,这么多的红薯,该如何保存呢?搁久了会发生霉烂的。”

    众大臣一听红薯的产量,顿时觉得很高兴,但同时也担心红薯不好保存,时间一长会霉烂。

    李安听到了这些大臣的谈话,并立即命人找一些外形好点的红薯,并清洗干净,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将红薯切成圆形的薄片,并开口道:“陛下,红薯容易霉烂,所以,若要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必须将其切成圆形的薄片,并放在阳光下晾晒,如此,三五年都不会发生霉烂,甚至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是切成这样的薄片?如此一来,一百斤红薯晒成红薯干,还能剩下多少?”

    李隆基开口问道,关于红薯干,李安早说过了,不过,他还是要多问一次。

    “陛下,一百斤新鲜的红薯,大约可以晒出二十四斤至二十六斤左右,平均起来二十五斤。”

    李安开口回答。

    关于新鲜的红薯能晾晒多少红薯干,李安是非常清楚的,在来到大唐之前,李安曾多次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在粮食匮乏的年代,红薯是所有家庭的主食,而关于红薯的相关知识,李安自然烂熟于心,甚至连红薯的种类都能搞得一清二楚。

    “一百斤新鲜的红薯可以晾晒二十五斤红薯干,如此,三千五百斤红薯可以晾晒近千斤的红薯干,这份产量着实不少啊!我大唐任何作物的产量都要高。而且,还是几乎没有照顾的一亩田地。”

    一名农业部门的官员,一脸兴奋的说道,所有的试验田都是他亲自负责照顾的,所以,关于每一亩地的情况,他是最清楚的,现如今,照顾最少的一亩贫瘠的土地,都能有三千五百斤的产量,那么,照顾好一些的田地,肯定能产出更高产量的红薯。

    李隆基对红薯的产量非常满意,并继续让人收获下一亩田地的红薯,看看照顾好一些的红薯,能亩产多少。

    很快,下面几亩田地的红薯也全都被收获干净,产量分别是五千斤,六千斤、六千五百斤,八千斤,也是说,产量最高的红薯,达到了亩产八千斤,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产量了。

    “八千斤,距离一万斤已经很近了,算晒干也足有两千斤,是普通农作物的十倍,这个红薯非常好,值得在大唐大力推广,日后,我大唐再也不用担心发生饥荒了。”

    李隆基大为高兴,对大唐能拥有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而高兴,众大臣也同样非常的高兴,并互相道贺,庆祝大唐发现优良的粮食作物。

    红薯最高亩产八千斤,这一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了,所有的大唐百姓,听说红薯居然有如此高的产量,全都大为惊,并奔走相告,将这一消息告诉自己认识的人,很很快传到了很远的州县。

    有高产的粮食,谁不想种呢?算眼下大唐并无缺粮的危机,但多存储一些粮食总是好的,很多大唐百姓,尤其是贫穷的百姓,几乎全都被饿过,对食物危机有深深的恐惧,能多准备一些粮食,会让他们更加的安心,同时,在遇到灾祸年份的时候,也能有办法活下来。

    随后的几日,玉米和土豆也全都进入了收获期,李隆基每次都亲临现场,以展现皇帝对农业的重视。

    而土豆和玉米的产量也着实不少,大唐的其它作物要高很多,虽说红薯的产量是最高的,但也不能只种红薯一样,这样营养不均衡了,多种作物一起种,才能更好的改善大唐百姓的营养结构。

    红薯、玉米、土豆等作物,都获得了大唐皇帝和大臣们的一致认可,如此,接下来是在全国进行推广的问题了,而推广这些粮食作物,必须有人负责才行。

    对这些美洲作物最为了解的李安,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李安的主要工作是研发各种高科技产品,对于农业这种次要一点的产业不能兼顾了,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顾得了一头难以兼顾另一头了。

    大唐朝廷有很多农业方面的专家,也有很多农业方面的官员,让他们负责推广美洲的作物,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对于这种很容易会青史留名的工作,任何农业部门的官员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份工作。

    推广的工作,很快安排下去了,很多官员都争抢着要干这份工作,而百姓在听说美洲的几种作物产量极高之后,也全都非常配合朝廷的官员,并非常乐意接受美洲的作物,在自己家的田地里种植了大量的美洲作物。

    由于美洲运过来的红薯还是太少了,所以,大规模的普及,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行,另外,为了更好的普及美洲的高产作物,朝廷要再次派遣更大规模的船队,去美洲运输这些作物,同时,将一万将士和他们的家属运往美洲,在美洲的土地先建立三座城池。

    时间过的很快,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南面又传来了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鄂州长江大桥全线竣工了,铁路线也铺到鄂州,并通过鄂州长江大桥,向南延伸了五十里。

    消息传到长安城的时候,所有的京城百姓全都沸腾了,在长江建造铁路桥,跨度如此之大,规模如此之大,这在任何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反应了大唐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

    长将铁路大桥全线贯通,如此重要的事情,当然要亲眼看看才过瘾,所以,在得到消息之后,很多有钱的贵族和皇族闲人,结伴乘坐火车赶往鄂州,以亲眼见证鄂州长江大桥的宏伟。

    皇帝在看了鄂州长将铁路桥的模型之后,兴奋的几天都没睡好,并顶住谏臣们的压力,孤注一掷的要乘坐火车赶往鄂州视察。

    这一次出行,皇帝走的较急,只给相关随行人员三天的准备时间,为此,很多部门都忙的晕头转向。

    李安作为鄂州长江大桥的设计者,当然也是要陪同前往的,这一点是肯定的,而在临走之前,研发心的很多工作,必须要提前进行相应的安排,以免这些研发人才,搞不清接下来该干些什么。

    由于大唐还没有电话这种高科技的联系手段,所以,从京城直达鄂州的铁路还是无法开通的,只能先抵达洛阳城,然后从洛阳城转车去鄂州,只有这样才便于铁路系统的政策运营。

    当然,皇帝出行是个例外,作为一国之君,皇帝需要有自己的御用火车,因此是不可以随便换乘的,但也要先到洛阳城火车站,然后,对铁路进行变轨之后,才能进一步向鄂州进发。

    三天后,皇帝的御用火车准时从长安城出发,整个朝廷的大部分大臣全都陪同而行,护卫的兵马高达三万之众,而且,全部都是精锐的兵马,甚至连京城最精锐的铁甲炮车部队,也调动随行了。

    不过,铁甲炮车并不是在陆地行进,而是装载在货运列车,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行动的效率,速度也才能跟得皇帝李隆基的御用列车,若是开足马力在土路跑,是绝对追不火车的。

    不到一天的时间,皇帝的御用列车抵达了洛阳城火车站,并在休息一夜之后,第二日出发前往鄂州。

    李隆基点了点头,开口道:“好了,差不多了,开始称重吧!”

    皇帝一下令,农业部分的官员,开始对红薯进行称重。

    李隆基坐在一处遮阳的较舒适的位置,开口下令,让干活的人,立即开始收获红薯。

    由于红薯种了很多,而且,分为五种情况,照顾和施肥的等级不一样,所以,要分别进行收获,以搞清楚每一种种植条件,所能达到的产量。

    而收获的时候,当然是以产量最低的一种开始收获了。

    人多是力量大,一百多人分工合作,很快将一亩地的红薯给收获完了,另外,为了防止遗漏,还有几十人在田地里翻土,并时不时的发现少量的红薯。

    “陛下,应该差不多了,田地里算还有,也没有多少了。”

    李安开口说道,并示意皇帝下旨称重。

    这些新研发出来的科研项目,很快进行了量产,而由于铁路和船舶的需求量太大,所以,老旧的型号并没有被淘汰,而是一直在继续使用。

    而在科技研发的同时,从美洲带回来的各种作物,已经进入了收获的季节,皇帝亲自带领众大臣,前往皇家御用田地里,亲自验证李安所说的亩产万斤的红薯,到底能亩产多少。

    这些红薯和玉米等作物,都是种植在温室大棚里的,在天气热的时候,大棚的顶部都是完全敞开的,甚至,在日光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要搭建遮阳棚,以减轻日光对植物的伤害。

    由于皇帝亲自莅临现场,所以,自然不能让皇帝久等,如此,干活的人需要特别多才行。

    朝廷的农业技术官员,调拨了一百多人,现场进行收获红薯的行动,这一百人分成十组,每组十人,负责一分地的面积。

    总之,各种议论都有,不同的大臣有不同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都在等着看结果,只有红薯全部收获来,并称量重量,才能确定到底能亩产能达到多少。

    “这些红薯藤刚栽种的时候多了很多,不知这下面是否真的能收获一亩万斤,开始吧!”

    只要肯投资,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是肯定会出成果的,很快,更加先进的火车头和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蒸汽轮机被研发出来。

    新型火车头的功率更大,可以获得更高的速度,实现铁路系统的提速,而新的蒸汽轮机也更加大型化,可以提供更大的动力,并满足建造更大吨位海洋船舶的能力。

    李安开口建议,并带着李隆基前往种植红薯的区域。

    一走进红薯的种植区域,抬眼看到的,全是郁郁葱葱的红薯藤,看去非常的漂亮,虽然已经到收获的季节了,红薯藤已经有所变老,没有春夏季节的葱翠,但仍旧非常不错,至少大部分仍旧是绿色的。

    皇帝与众大臣,一边看着这些郁郁葱葱的红薯藤,一边饶有兴致的讨论红薯的亩产,有的相信李安,觉得这些红薯肯定有亩产万斤的产量,但也有部分大臣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李安说的数据有些太夸张了,亩产万斤根本不可能达到。

    按照李安的估算,经过最精心照料的红薯,亩产算达不到万斤,也差不了多少了,总之,产量肯定远远高于大唐目前的其它作物,甚至十几倍。

    “陛下,这些红薯分别经过不同的照顾,产量肯定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先去看看红薯,这个作物的产量是最高的。”

    李安的想法与李隆基是一致的,只要美洲土著明乖乖的臣服于大唐帝国,大唐帝国完全可以善待他们,利用他们土著的人力,为大唐帝国更好的建设美洲,若这些土著选择与大唐帝国相对抗,则必须要狠狠的对这些美洲土著进行打击,让他们明白与大唐帝国对抗是自取灭亡。 wWw.

    大唐帝国最终的目标,是要将整个美洲大陆全部拿下,将大唐的国土面积扩大数倍,获得更多的物产和资源,这是大唐帝国的既定国策,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离开皇宫之后,李安开始重新部署研发心的研发方向,重点研发海洋船舶和铁路系统,其它的项目全部靠后,以符合大唐帝国目前的既定政策,让大唐帝国可以发展的更加快速。

阅读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wx.net)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